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CEO實戰手記:憎人富貴必難發達

今天,跟大家玩一個心理測驗:假設我現在無條件送錢給你們,而你有一位好朋友,跟他稱兄道弟,名叫小強,現在我有兩個選擇給你:Plan A,你會得到九萬元,小強將會得到八萬元;Plan B,你會得到十一萬元,他將會得到十三萬元。在這個情形下,你會選擇Plan A還是Plan B呢?

從心理學角度來說,這是一個Comparative Wealth Experiment (財富比較實驗),意思是說:很多人都會將自己的身家,或自身的成敗等等,跟身邊的朋友比較。從感性角度去說,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比別人成功,擁有的金錢會更多,卻忽略了理性的思考:其實Plan B,是比Plan A「著數」的,可是大部分人都傾向選擇Plan A。

因由在於「憎人富貴嫌人窮」的心理狀態,明知Plan B可以獲得多一點金錢,卻只會選擇Plan A。原因是,在感性相對的比較之下,人們都希望自己擁有的是比朋友多。

如果你抱有這種心理狀態的話,我想你要開始禱告了,因為你的一生都不會成功。很多人會討厭身邊的朋友富起來,或者鄙視一些駕馭法拉利、平治,住豪宅的人,他們會覺得這些人滿身「銅臭」。但各位又有沒有想過,如果你討厭富有的人,換句話說,你會與他們疏離,繼而選擇跟一些失敗的朋友交往,以「交叉感染」的方 式,歧視這班「充滿銅臭」的富有人,否定他們成功的關鍵點。結果就是,導致自己不斷去和議一些歪理,認為:無商不奸、靠關係、走後門、靠運氣,或有錢人多數是以污穢的手段,才會富有起來等等。有這些想法的人,只會令自己愈來愈遠離富有。

這個世界,並不一定是「我贏你輸」,應該要考慮的是雙贏,或攜手合作,互相創造價值。當看見富有的人,我們便要學習觀察或研究,為何他人可以富有?卻不是要遠離他們,反之,應要接近和了解他們成功的因素,看看是否適合自己?可否用來借鏡和學習?如果只跟失敗的朋友一起唾罵富有的人,慢慢便會忽略他人成功的因由,為自己製造許多盲點,令你習慣貧窮,理性化失敗的原因,跌進失敗的深谷裡,形成惡性循環。

人與人之間喜歡比較,是正常,所以這個世界充滿競爭,也不足為奇。有時候,我們要透過競爭,才 可以得到進步。同時,有競爭,自然會有輸贏,那就是比賽。在現代的社會裡面,不論在商場、職場,或在人生的競賽裡面,都不應該計較輸贏,我們是要跟自己過去的戰績比賽,不是他人!反而我們需要朋友,也需要伯樂,更加需要支持者。每個人成與敗的關鍵,並不是自身有多聰明,有多少本領,而是自己能否精進、改變、可持續學習,和突破自己的歷史。

每位有錢人能夠富起來,在世界中成為一小眾的富翁,必定有其過人之處,他們成功的因素未必與你有關, 但從中的因因果果,一定可以令你有所頓悟,留下一些值得學習的線索。如果你否定他們成功的關鍵和富有的條件,那麼,這便等如你否定自己,也會有成功和富有 的一天,這樣,我是絕對不希望見到。

(逢星期二、三、四刊登)

黃毅力

2008年08月20日 星期三 都市日報

沒有留言: